院长信箱     网站导航     ENGLISH     邮箱入口   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>  青职新闻  >>  教工文苑  >>  正文
课改,从“育儿”开始
发布日期:2015-06-05 00:00:00    来源:旅游网上哪里能买篮彩 那英志    

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——孟子

   “带孩子”:难度与问题
  常言道: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思考如何做好这“第一任老师”。
  但通常看法不认为带孩子是一项高附加值的工作,是啊,带孩子谁不会呢?我们的祖辈甚至谈不上有什么学历,后代们不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吗?
  只不过同一件事,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要求,比如同是车,想当年的二八大金鹿也能纵横驰骋于广大城乡,但今天你出行郊游时,它早已不能成为你的备选项……车尚如此,何况“人”乎?
“望子成龙”是几乎所有中国父母的心愿,而望子成龙,心中必定要有一个关于“龙”的标准:你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?这搁在大学里就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。而作为父母要思考的是20年后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。
  这是什么难度?
  诸葛亮是中国人心目中“智慧博学”的化身,据说他“前知五百年,后知五百载”,可如你所知,古代社会变迁与知识增长是以千年为单位的,而今天人类社会的知识量每三年就会增长一倍,所以734年(唐朝)和234年(三国)时代的差别要远小于2035年与2015年的差别,这意味着:如果你能做20年后的预测,这就是秒杀诸葛亮的节奏……
  所以,这貌似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  但作为“第一任老师”的“你”却别无选择,只好当仁不让,挺身而出——好了,是你的;不好,也是你的。因为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,基因的力量、生命的意志推动着你希望看到你的孩子更为强大,更“有出息”,或者不聊那么形而上的,如果他能自食其力,进而有所成就,至少你可以不担心他来啃老,到时候甚至还时常有时间来看你,让你觉得这孩子没白养。
  所以,一般的“老师”关注的是如何把一门课上好,教学文件是否合乎规范,学生有没有掌握这一门本领,上课守不守纪律;“第一任老师”却要在冲奶粉、洗尿布之余关注人类社会未来20年的走向,努力比教育部长还高瞻远瞩,比大学校长还深谋远虑。
  思考这个问题,也不会有人为此付你报酬;但不思考这个问题,“带孩子”的你打算把孩子“带”到哪儿去呢?

  育儿与造船
  我们常把人生比作一次远航,孩子长大成人后,将会走向自己的世界,而家是他的港湾,传统意义上,港湾似乎只是休憩之所,实际上,港湾还有一个功能,造船。
  一艘船通常具备五个系统:指挥系统、动力系统、定位系统、协作系统、技术系统。
  所谓“指挥”,就是做决定去哪里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一艘没有方向的船,就只能漫无目的随波逐流,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,一旦遭遇险阻,就有搁浅倾覆之虞。
  一艘船可以没有动力,那是驳船,只能受外力牵引,承载货物,从这里到那里,我们不能说驳船没有价值,但它注定要从属于别的船,走不远,也走不快。
  至于协作系统,如果你只是在唐岛湾里打个鱼,那不是必须的,但如果你想远洋捕鱼,无线电卫星通信系统就不可或缺;否则,要么走不远,要么走远了,却回不来。
  什么是定位系统?古代航海都是沿着海岸航行,因为一旦远离陆地,茫茫海天一片,就会不知归路。直到有了能精准界定经纬度的“六分仪”,真正的远洋航海时代才到来。如果没有定位系统,指挥就是瞎指挥,马力越强劲,越是南辕北辙。
  不论是什么船,指挥、动力、协作、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,但不同的船会有不同的技术系统,战舰要有强悍的装甲、导弹系统,渔船要有敏锐的雷达(探测鱼群)与捕鱼系统,油轮要有巨大的仓储系统。
  如果要造一艘船,这五个系统中哪一个是可以忽略的呢?恐怕大家都会觉得一个都不能少,如果一个要远赴南太平洋捕捞阿根廷鱿鱼的船长说,鱼能卖钱,所以能打鱼的雷达、渔网(技术系统)重要,不能捞鱼的GPS定位、发动机马马虎虎就行,你一准会觉得他挣钱不要命了。
那么,换到“人”呢?

  育儿,什么最重要?
  人也有指挥、协作、动力、定位、技术五大系统,指挥就是做决定,动力就是动机,协作就是沟通与情商,定位就是确定“我是谁”“我有什么价值”“我和世界/他人的关系”,技术系统就是知识与技能,从小学的加减乘除到中学的元素周期表,从 IT编码到相声的说学逗唱。
  这五大系统的关系:指挥、动力、协作、定位系统是恒定的心理特质,建造成型于婴幼儿期(0-6岁),但会作用人的一生,所谓的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实为对个体发育的经典概括。技术系统是变化最快,最难以预测的,也是最容易遗忘的——谁还会记得中学的几何定理、不规则动词?
  打个比方,前4大系统就像八达岭长城,屹立五百年,技术系统就像哈尔滨冰雕,每年一换,如果你有1000万,你会投资哪一个呢?八达岭一经建成,后面主要的事就是年年收门票,哈尔滨冰雕的门票你能收一个漫长的冬天,开春儿它就化了……
  但现实中,技术系统往往最受重视:最近热播的《虎妈猫爸》开场便是两个小女孩的全方位PK:舞蹈、吟诗、历史、数学、唱歌、弹琴、评奖……,孩子们要参加五花八门的兴趣班,这一点都不奇怪,技术系统是“有用看得见”。
  但“看得见的有用”是否就是最重要呢?
  我们每天都用电脑,我要看《速7》,暴风影音有用,上网,IE有用,聊天,qq有用,写文章,word有用,IE\QQ\WORD这些应用程序能做的事“有用看得见”,相当于人的“技能”,但是你还记得电脑刚买回来,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?是装!系!统!(现在这一步可能已经省略了,但不等于你的电脑里可以没有系统。)
  Windows本身不能让你看电影、上网、聊天、写字,从这个意义上,你有了windows,你也干不了什么具体的事儿,但你觉得Windows重要还是qq重要呢?
  我们看不见Windows能干什么,不过一旦不能干具体事儿的Windows崩溃了,IE\QQ\WORD就什么都不能干,这就像是一个人心理有障碍,有知识、技能也很难发挥。
  指挥、协作、动力、定位就是人的心理操作系统,一个人不能设定自己的目标,又长了一颗吹弹可破的玻璃心,遇到压力就崩溃了,就算应用程序再强大能有多大的用呢?
  人的心理系统难道不是天生就有的吗?
  当然是。人不但天生有心理系统,还天生就有运动机能呢,但如果每天都喝可乐,吃汉堡,做“沙发土豆”,天赋异禀的苏炳添也成不了“百米飞人”,如果你想跑得快,你要有充足的营养,还得每天跑不停。心理系统也是如此,每个孩子都有,但长成什么样子——是强大还是弱小,就取决于他得到了多少营养和锻炼。
  有一天在亲子园,老师拿出了一堆玩偶,说:小朋友们,你们每个人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偶。话音刚落,一个小朋友扫视了一眼玩偶们,一个箭步冲了上去,拿走了小猴子。然后,其他小朋友陆陆续续地选了自己喜欢的小玩偶,最后现场还剩下一个小男孩,左思右想,游移不定,但吾生也有涯,更重要的是亲子课很贵(2块/分钟!),在众目睽睽之下又等了一会儿之后,老师微笑着从剩下的玩偶中挑了一个小兔子,放到小男孩的手里,温柔地说:“小明,那你就“喜欢”这个小兔子吧……”不知道你什么反应,我是刹那间就无语了。
  是不是“小明”天生就优柔寡断呢?有可能,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曾经要做决定的时候,耳边总是响起一个无处不在的画外音:“你还小,妈妈替你做决定!”(《虎妈猫爸》)
  “妈妈/爸爸”一次次替孩子做了“正确”的选择,正确的玩具、正确的“兴趣班”、正确的“知识”,孩子不曾有机会做决定,或者做了决定屡屡遭到“否定”,自然就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,一旦有一天要自己做选择时,就茫然无措,最终连“喜欢”都只好接受别人的安排……正是由于获得的心理营养、锻炼机会少,孩子的心理系统自然就难以充分发育。
 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,第一个冲上去的孩子并不是天生果断,只不过他有机会一次次地自己做决定,积累了信心和经验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已。
  不就是5块钱一个的兔子嘛?!这能算个事儿?不错,这个兔子不值钱,但孩子能不能做决定的能力却值钱!但今天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玩具,那明天又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、职业?

  幼吾幼:心理系统怎么装?
  参加各种研讨会的时候,常常会有一个现象,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,有的人就会主动对陌生人打招呼,迅速与人“打成一片”,另一些人则显得矜持,基本上是等着别人主动过来认识,在今天的社会,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,前一种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资源、机会,毕竟主动出击好过守株待兔。
  面对这一现象,我们会习惯说前一种人“外向”,后一种人“内向”,仿佛这是他们天生的个性,但果真如此吗?
  2012年旅游专业举办的导游大赛上,一名选手一上台就让全场观众心情一振,这名选手绝对不是漂亮/帅气的类型,但微笑如春风,一挥手间透露的镇定自信立马赢得了如潮的掌声……
  为什么这名选手能营造一个强大、友好的气场?是因为他内心里有自信,而且主动传达出了对对方的信任、友好,从而赢得了积极的回馈。
  而“内向”的人不主动打招呼,并非因为他不友善,而是担心如果我主动示意,对方却没回应,那多尴尬?所以其实“内向”“外向”并不是天生的个性,而是一种面对陌生/未知情境的反应模式,那么它是怎么形成、形成于何时呢?
  这不是写论文,就不从出生前开始讲,只讲和教育有关的。
  有一天早晨,乐乐小朋友不想洗脸,妈妈说,毛毛虫(绘本馆)的老师一看这小孩怎么不洗脸啊,不让他看书了。这也是很常见的说服方式,但话中隐含的逻辑是:
  1.你是否受欢迎取决于你是否洗脸,言外之意你的价值是有条件的,你是因为具备了某种条件才受欢迎。这个逻辑公式一旦确立,对孩子来说,今天里边的条件变量是洗脸,明天就可能是成绩、颜值、MONEY。这种说法只会降低孩子的自信,阻碍孩子与人的交往。而且这个说法给孩子呈现的是一个不真实的“世界”,事实上老师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没洗脸就不让他看书,孩子如果不愿意来,绘本馆就没生意,这不是和“钱”过不去吗?
  2.洗脸成了为获得别人接纳而做的,这是一种讨好的心理机制,触发的是外部动机,如果这个人对我不重要,我也可以不洗脸。最糟糕的是这种说法是从“外部”要求来确定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,这种思维模式无法让孩子实现“自我定位”。
  3.洗脸不是“我”自身的要求,而是情势所迫,权宜之计。好了,十年后青春期到来时,我要独立,我不想讨好谁,你的话还管用吗?为什么孩子不守规矩、叛逆,因为家长提前将一个本来是中性的要求变成了“屈服”的象征。
  那么,不这么说,难道就可以由着孩子不洗脸吗?
  这就如同是让一艘还没有装好导航系统的船放任自流,后果可想而知。
  最终的说法是:乐乐小朋友,老师让不让你看书,喜不喜欢你,和洗不洗脸没关系;不洗脸,老师也欢迎乐乐去。不过呢,既然老师这么欢迎乐乐,乐乐是不是愿意干干净净地去见老师呢?乐乐小朋友没说话,沉思了好一会,说,妈妈我要洗脸。
  最后的结果都是孩子洗脸,但前者是屈服,后者是自愿,传达给孩子的自我定位是不同的,在后一种说法里,孩子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,能自主的,与世界/他人是平等友好的,一旦做出了这一“定位”,他自然就能以平等友好的姿态积极、自信地与外界交往,而不会在内心里先为自己设限。
  孟子讲“幼吾幼”,我上中学就知道了,但什么是“幼吾幼”,是乐乐小朋友告诉我的。“幼吾幼”,就是把孩子当孩子看,不以大人的尺度妄加裁量“赤子之心”;让孩子做“孩子”该做的事,帮助他建构积极的与世界互动的心智模式,让他获得充足的自尊,相信孩子也让孩子相信自己。道法自然,养其本性,由是,他就会自然成长。

  ……以及人之幼
  知晓孩子的心理规律与大学教育何干?
  理解了孩子也就理解了今天的学生——因为今天的高职生就是昨天的孩子。
  今天高职生的问题是什么?最根本、最普遍的问题不是不聪明,而是自卑、迷茫、倦怠,迷茫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,这是指挥系统的问题;倦怠就是不想学习,这是动力系统的问题;自卑就是看不到自己的价值,这是定位系统的问题。今天的高职生的问题表现只是“果”,只看见“果”而不探究“因”,就难以界定真正的问题,更遑论解决问题。
 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与幸福,不是只有一个技术系统,更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系统(指挥、协作、动力、定位)。而一直以来从家庭教育到基础教育都普遍以技术系统(知识以及知识化了的所谓“素质”)为核心,导致了学生心理系统的普遍弱化。
  理解了孩子,我们就知道今天的学生缺少了什么。如同一个人生病了,你得知道什么是正常,才能治愈。理解了孩子,我们就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。面对各种的不听话、不守纪律,心中油然而生的不再是不愉快,而是同情与悲悯,从他们的现在你就能推测他们的童年、少年的经历,知道他何以如此,知道他有何所求。当你理解了怎么影响孩子,你也就更能理解怎么影响学生,因为其实你理解的就是“人”。
  当然,学会“育儿”并不就“等于”学会“育人”,因为小孩子们的心田还是一片青青芳草地,而大学生们的内心已然矗立着各种各样的观念、习惯,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,但不管怎样,作为职业的“老师”和“第一任老师”,从每天的清晨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开始探索与改变,我们就会和大小孩子们一起走在前进而快乐的路上……


热点文章

青岛职业技术网上哪里能买篮彩
地址:青岛市黄岛区钱塘江路369号 邮政编码:266555
鲁ICP备17008831号-1

鲁公网安备 37021002000064